工信部出手,问题频发的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将被整顿
新势力车企各种创新中,被大家吐槽最多的“隐藏式门把手”终于要被整顿了。
工信部征集门把手强制标准
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根据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申请立项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

上述文件提及,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潜在逃生、救援风险。这些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碍;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文件提到,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文件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文件适用于M1类、N1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
隐藏式门把手争议多
最近,隐藏式门把手在交通碰撞事故中频频出现无法打开的情况,成为舆论焦点。比如近期的小米汽车高速事故,就曝出救援人员无法打开小米SU7车门。类似事故不止发生在小米汽车上,还有众多其他品牌也有类似情况。

近年来,新势力品牌为了在外观造型上做出差异化,同时也以“风阻更低”而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隐藏式门把手,比如特斯拉门把手隐藏在车身内,小米SU7则采用的是半隐藏式门把手,蔚来等品牌的门把手采用主动弹出的形式。

各家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其实也会配置物理应急拉手,不过,在碰撞等事故发生时,由于乘客对车辆不熟悉、事故现场环境等原因,车内人员可能无法及时找到应急拉手进行自救。

特斯拉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各家车企的隐藏式门把手、应急开关的形式、位置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导致路人难以掌握开门方法。”事实恰是,特斯拉的车内应急开关位置非常隐蔽,不熟悉的乘客很难一下找到。
有业界人士表示,隐藏式门把手的影响存在争议,主要是为了侧面整体性,让外形更好设计。实际上能够对风阻系数优化仅约0.001Cd~0.003Cd,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导致隐藏式门把手“随意”发展,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弊端往往没有引起重视。如今,随着相关部门亲自出手,门把手这样看起来小众却影响到安全的零部件,将在追求美观、炫酷的同时,保持更加实用的初心。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