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设计资讯 > 热门新闻

详细讲解光影后期如何塑造环境人像的配色秘籍

大家好,我是叶英,95后摄影师。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这张图的后期思路,讲解一下后期光影的塑造技巧。

这张图的色调是我拍之前构思的。为了营造一种朦胧的氛围,有两个要点需要说明
:

第一,改变原图的明暗关系

原图是侧面背光拍摄的,所以后面的人物和树干都是暗部,附近的路面和左墙都是灯光照明。那么,我希望是侧光的光效,即光线从人物斜前方照射,光源的起点设计在画面的右上角,这样人物的脸和后面的躯干都可以被照亮,有助于主体表达。原理图如下:

二、塑造暮色氛围

因为拍摄进度比较匆忙,拍摄时间有限,原图光影比较沉闷,光线的色温和角度也不好,所以我换了高光和阴影,让画面有一种黄昏的氛围。原理图如下:

首先明确修改地图的思路:

1.整体曝光调整

2.肤色调整

3.增加光源

4.调整整体色调

5.渲染图片颜色

6.调节颜色纯度的可选颜色工具

7.增加光感

8.强化细节

一、曝光调整

首先,在ACR中打开图片。首先用下图红框中的参数整体调整曝光。原理是亮的部分变暗,暗的部分变亮。主要突出人和树,暗化道路和墙壁。

整体调整后,使用梯度镜和径向滤波器进行局部调整。如下图:

用渐变镜选择左下角亮的部分,使曝光变暗。

用径向滤镜圈出人物,高亮显示,主体高亮显示。

然后增加暗角:

“量”向左减少,暗角增加,“中点”是暗角的自然度。如果向左调整,过渡效果会更自然。

查看本步骤调整前后的对比图:

第二,肤色调整

大场面的人物虽然小,脸也不是很突出,但为了不断完善,让每一个细节都变得清晰,肤色还是要仔细调整的。

在整个修图步骤中,调色之前,因为调色图片会干扰肤色,所以首先要将肤色调整到正常。在接下来的调整步骤中,每一步都要记得用刷子把脸适当的擦掉,不一定要把调色效果擦掉100%。因为人脸光线和颜色也会受到环境光的影响,所以会根据环境光的颜色做一点细微的改变,让人物融入场景。

为了调整肤色,我使用了曲线工具,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和微妙的方法。

如上图所示,选择红框中的“拖动手”工具,将光标放在人的脸上,上下拖动进行调整。

首先选择曲线的RGB模式,调整脸部亮度,向上拖动光标高亮显示。

然后修正肤色。曲线中有三种模式:“红、绿、蓝”。根据皮肤色偏选择相应的模式。这个调节原理其实就是色环的色彩原理,利用对比色的特点来调节肤色的干净。黄色和蓝色、红色和青色、绿色和粉红色是对比色,添加相应的对比色以减少偏色。

肤色本来就是微红微黄的,所以我调整了一下“红蓝”,选择“红”将光标向下拖在脸上,减少红色,选择“蓝”将光标向上拖在脸上,增加蓝色,减少黄色。

调整好肤色后,记得用刷子擦掉肤色以外的部分,不要让环境受到这一步的影响,如下图:

我们来看看这一步前后的对比效果:

第三,提高光效

图片本身没有光源,所以光源不清晰,所以现在需要为图片添加一个光源,使用笔刷工具和径向模糊。步骤如下:

快捷键“Ctrl shift N”新建一层。

直接点击确定,该图层就会出现在图层面板中(如下图)

然后在拾色器里选黄色,因为黄昏的时候光线比较暖和。(如下所示)

然后选择“笔刷”工具,将其应用到屏幕上的适当位置,使其成为光源。画的时候注意随时改变笔刷的大小和不透明度,不要让光效太僵硬(如下图)

这是一个很好的抹黑。注意离光源越近,涂抹程度越深,即笔刷的不透明度越大,离光源越远,涂抹程度适当降低。

然后还有一个关键步骤:径向模糊。这样光线就可以有自然发散的效果。模糊次数越多,光线越自然。通常,模糊可以重复3到5次。步骤如下:

当上面的窗口出现时,注意上面红框标注的几个地方:选择“缩放”使光线散射,选择“100”使模糊程度最大,最自然。模糊中心点,一定要选对方向。这张图中的光源来自左上角,所以选择左上角作为模糊中点,让光线从那里散射出去。

添加光源后,适当调整该层的填充度,或者用刷子装饰光源,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如下图所示:

让我们看一下提高光效前后的对比图

第四,确定整体色调

我习惯使用色彩平衡工具。色彩平衡工具有三种调整模式:阴影、中间色调和高光。这样就可以调整画面的色调清晰程度,特别适合这种明暗有差异的画面。

我的调整思路是黑暗中凉爽,强光下温暖。

调整后记得用刷子把每一层不需要调整的地方擦掉。

看调整后的对比效果:

第五,渲染图片的颜色

使用3D lut增加色调,这是在调整工具栏第二行最后一个“颜色搜索”中预设的。

阳光的颜色需要加强,所以我这里用了两个3D lut预设。

使用上图中的预设来增加灯光的暖色

使用上图中的预设来增强高光。

我们来看看添加3D lut前后的对比效果:

第六,使用可选的颜色工具调整颜色纯度

选色工具利用色相环原理调整色纯度。

相邻颜色:色环上相邻的颜色。比如蓝色和青色,红色和黄色。

对比色:颜色圈上的对比色。比如蓝黄,红蓝。

使颜色更加纯净:增加相邻颜色,减少对比颜色。

降低某种颜色的纯度:降低相邻颜色,增加对比颜色。

可选的颜色工具可以调整色调或区分级别调制。(如下所示)

每个调整项目有四个参数:青色、红色、黄色和黑色。前三项是色彩调节项,黑色是亮度调节,向右调节黑色表示降低亮度,向左调节黑色表示提高亮度。

我的具体调整如下:

增加品红,减少黄色,使画面变紫变暖。

在红色中单独加入青色,使红色的高光部分减少,更接近黄昏时的黄色。

查看此步骤前后的对比图:

七、用Nik插件增加质感

为了不使画面看起来干硬,我们给画面添加了一些质感和光线。

Nik收藏插件中有几个滤镜:降噪、HDR、锐化、黑白等。

我们使用彩色Efex Pro4。(如下图)在Nik系列。注意观察层要打开的Nik滤镜。按快捷键:ctrl shift alt E建立观察层。

打开如下图界面,选择红圈的调整项目。这张图我只加了一个“阳光”滤镜。这个滤镜有柔光、色温、对比度、亮度、饱和度等几个调节参数,适合这个画面。

添加预设后,可以改变图层的不透明度,或者添加笔刷工具适当涂抹,这样可以适当减少人物部分的灯光效果,保留屏幕右上方的高光效果。

最后看一下前后对比图:

八、强化细节

最后一步柔光后,虽然画面的光感会柔和很多,但同时也会模糊画面,所以最后一步是加强画面的细节。

我习惯用高反差的方法来增强细节,去除模糊,保持画面纹理。

先戳新的观察层。快捷键是Ctrl Shift Alt E .模式改为柔光。

在“过滤器”的“其他”中选择“高反差保留”

棋子如下:


图片描述

最后我想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要塑造这张图中的光影,而不是把人物放在之前拍摄时的受光区。

因为当时由于拍摄时间的安排,我正好下午2点来到这里,太阳是顶光,使得模特的脸产生“骨骼光”,所以我简单的把所有的角色都放在阴影里,这样至少保证了脸的均匀曝光。

注意后期人像图片的时候一定是先调整人物部分,修正肤色,细节调整好以后,再整体调整色调,调整整体色调的时候注意将人物部分适当擦出,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让人物与场景融合。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ffjianzhan@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