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把曝光不足的照片调出欧美电影风效果

今天这张教学样本,是我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街头上抓拍的,当时那位推脚踏车的小姐刚好走在前方,巷道与太阳形成一个非常漂亮的画面,然而这瞬间实在不可多得,所以我直接拉高 ISO 、拉高快门、缩小光圈,不对焦直接抓拍。后来看到照片确实很美,但却有个问题——逆光,而且天空过曝、建筑欠曝。但是没关系,我教你们如何挽救!由于前面这位小姐姐移动速度很快,如果用太慢的快门,画面一定会糊掉。而且我也没时间对焦( Leica M 镜只能手动对焦),所以只能缩小光圈来获得更广的景深范围。因为是在逆光下拍摄运动的物体,用低ISO无法保证更高的快门速度,因此我把 ISO 随手拉高,让快门速度超过 1/1000s 就按下快门,最后就得到这样的照片了。

顺带一提,为了让照片看起来不会太像游客照,我是蹲着用低视角拍摄的,这样看起来会比较漂亮。说完拍这张照片的方法,我们就开始来修图吧!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调整一下画面的水平。我这里的参照物是两边的建筑,因为建筑是整个画面视觉占比最高的物体,用它作参照物最合适不过,能直观地让观众觉得「这张照片没歪」。

由于高速快门与小光圈,这张照片拍得太暗也就不奇怪了。好在我相机一直都是开在 RAW 档设定,因此只要照片不糊,基本上都还是救得回来。这张照片太暗了,所以我第一步就是拉高亮度,把两边建筑的细节找回来,至于中间天空过曝我们稍后再处理。

由于照片本身是逆光拍摄,因此两旁房子曝光准确的话,其它部分就会过曝,蒙蒙的亮部光线会让画面丢失细节。因此接下来就是要解决这样的灰蒙感!增强对比是不错的方法,但这样会损失过渡的细节。对比别拉太高,恰到好处即可。

接下来就是解决画面中心过曝的问题啦!首先,请把亮部直接拉到 -100,这时天空已经有点细节了。但由于天空的部份刚好是白色,所以我们也可以再利用「白色」这个参数来拉回过曝部位的亮度。
可以明显看到,即使已经把亮部与白色都拉低,整张照片颜色看起来仍然有点寡淡,如果我们今天要的是“日系清新风”,那么到此为止基本已定调。但今天我们要的是“欧美电影风”,因此我们得再继续处理对比的问题。

这里我直接把照片的黑色拉到 -100,这是解决照片“清白寡淡”最直接的方法,此时的照片已经有些层次了。不过要注意,这种方法可能会降低整张照片的明度,因此调整时要考虑整张照片的曝光。如果调整之后画面变太暗,请记得把曝光拉回来。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angyangzhi.com/PS/tsjch/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