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动态

90%的设计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以用户为中

编者按:所谓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去发现需求,构建场景,提供解决方案,也就是在产品开发的每一步都考虑用户。本文作者根据具体的设计过程,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提升用户体验”是我们设计师常说的一句话,当然也是设计师工作的核心内容。那么,到底什么是用户体验呢?如何才能做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个问题不限于日常工作需求。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用这个思维模式来帮助你得到“如何成为需求方眼中更受欢迎的设计师”、“如何做好推广辩护”等问题。

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复习用户体验的相关概念。

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用户体验一词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广泛认可,是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提出并推广的。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期间和之后的所有感受,包括情绪、信念、偏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

UCD的意思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的核心思想很简单: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用户都包含在思维范围内。通常关注以下要素:可用性、用户特征、使用场景、用户任务和用户流程。

02经常程序

确定场景:产品的主要用户是谁,驱动用户使用产品的动力是什么,用户有什么诉求以及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产品;确定需求:明确场景后,就可以确定详细的产品需求;构建设计方案和开发:根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开始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迭代过程;评估产品:获得用户反馈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产品迭代优化的主要驱动。

重复上述过程,进一步抛光产品

03万能钥匙:用户>:需求>:方案>:反馈

基于以上两个概念,我把UCD思维模型简化为:用户>:需求>:方案>:反馈,这也是我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将这种思维模式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

90%的设计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图1)

04示例和应用

90%的设计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图2)

场景一:成为受需求方欢迎的设计师

产品经理:“设计图多久能看啊?这个需求时间我们着急上线,能快速出来看一版吗?”设计师:“设计也是需要花时间的,那么短时间内完不成啊”产品经理:“这个设计图设计的有问题啊,这里应该这么改XXX”设计师:“那样改太丑了”

这种场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是上下游的合作者,他们应该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的任务。这时设计师面对的用户实际上有两种:对接的产品经理和需求的实际用户。大多数设计师都会有意识地考虑后者,所以今天我就来说说前者。

根据用户>:需求>:方案>:反馈思维模式,我们将对接流程拆分如下:

1)用户:PM,设计师对接的产品经理。

2)要求:PM希望设计师能明确了解自己的需求,在技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允许的期限内制作出设计图纸,以便提前到下一阶段,保证上线。

3)方案:PM的需求是输出和效率,也就是设计师需要高效优质的完成需求,再拆分。

如何产出高质量设计图呢?需要我们理解产品目标,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场景理解等,最后才是执行环节。执行就考验手活了,这里不多赘述。如何提升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积极主动沟通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在产品目标及用户理解>场景分析>方案执行等环节都需要及时和产品积极沟通,达成共识。

4)反馈:定期找对接需求方合作,虚心面对双方吐槽,勇于面对,及时应对和解决问题。此外,我还建议设计师要争取更多接近业务的机会,了解业务各个阶段的问题和痛点,真正帮助产品实现业务目标。

所以当我们把产品经理当成我们的用户,把我们的协同过程理解为一个闭环的用户体验,很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场景二:如何顺利通过晋升?

“我该讲点啥?”“我做的项目都很散、碎,不知道怎么整合在一起”“我的能力怎么才能展现给评委”

这就是很多设计师面临推广的困惑。

虽然我们不能在一篇文章中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将推广过程视为一个闭环的用户体验。接下来我们继续拆解。

1)用户:评委。这里也可以做用户分层,包括跨职能的评委和设计团队的专业线评委。

2)要求:评委要在10-15分钟内判断你是否能达到目标等级的要求。

3)方案:帮助评委认可我确实符合目标职级的要求。大部分评委对回答者了解不多,要从不了解自己的角度去告诉他们。

所以我们需要展示自己的成绩,展示自己的能力,呈现评委关心的事情(遵从),给他判断的依据和线索。当然,所有的叙事素材都是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沉淀的。

4)反馈:结合评委和直属领导的反馈,考虑述职的表现。

05摘要

关注用户,做好用户体验,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今天我就列举两个常见的例子,我认为可以扩展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在一个项目报告中,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报告对象时,我们讲述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根据报告对象,也就是用户的需求来设计。

同理,现在大家都在说产业升级和深度线上线下体验。在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面对的用户和场景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更细化的角度去思考。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angyangzhi.com/xingyezixun/jhsj/58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ffjianzhan@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