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动态

体验设计师应该有商业思维吗?

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文章题目是个问题,但我的回答和这篇文章的主题一定是肯定句。

因为行业早就这样了。

阿里作为行业标杆,在今年举行的UCAN设计大会上提出了solgan“设计让商业变得美好而简单”,明确了设计师要更好地理解商业,要有商业意识。

根据埃森哲的研究结果,互联网的业务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双模式模式。在这个“双模式模式”中,一面是用户模式,包括用户规模、用户体验、用户粘性三个要素;另一面是盈利模式,包括正向收费模式、反向收费模式和衍生收费模式。

把握用户需求靠设计思维,理解行业需求靠商业思维。

体验设计师虽然和用户站在同一个位置,但本质上,设计师还是为企业服务的,所以体验设计师在业务和体验价值之间找到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形成商业思维,首先要了解商业模式。

了解商业模式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也是帮助他们判断未来发展和职业前景的重要一点。所以体验设计师有商业思维是很重要的。我会结合官网最近的改版项目详细说说我的想法。

我参与的SaaS产品中有一个重要的数据指标:70%以上的产品新客户是朋友和同行推荐的。如何做好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的NPS(净推荐值),帮助产品更好的提高用户保留率和行业竞争力,是体验设计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之前一直局限于后端思维:这里只说如何更好的打造产品体验设计。但是对于前端客户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方法,如何让用户更好,却没有深入的了解。但是由于工作原因,最近在一定程度上学习研究了华为LTC流程,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

LTC是从销售线索获取、销售线索管理到客户成交的整个过程。整个流程可以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可观察的Leads转换漏斗模型,这是华为迄今为止开发的四个重要主要流程之一。

注:四大流程“IPD(开发)、MTL(营销)、零担(销售/交付)、ITR(售后)”

结合B端产品用户体验推荐模型,可以看到这两个漏斗其实是可以结合的,设计师角色通过体验设计驱动和商业思维赋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下)。

体验设计师应该有商业思维吗?(图1)

回到上面提到的数据指标:在模型的前端,当一个新用户通过朋友或同行的推荐、自我搜索和各种营销渠道获取信息时,他会对信息获取进行一次重新验证。信息验证的容器从何而来?很大一部分途径是企业官网。

企业官网成为LTC转型漏斗的最重要来源:它有用户获取和用户接触的使命。

因此,在最近的自驾车项目中,想法是通过一些设计策略的制定和经验优化来修改企业官网:作为Leads转型的载体,其优化可以立即增加漏斗宽度和漏斗转化率,提高Leads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赢得更多的销售机会,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益,实现设计增值。

因为公司6月26日召开行业峰会,我们先通过官网行业解决方案页面进行了“设计实验”,然后扩展到所有页面。

据业内大量To B官网的分析归纳,其实模板化是很明显的,是一种“推广大图/视频”+品牌/产品介绍+产品优势+行业解决方案+客户案例+服务流程/保障”的套路。所以,我们在制定设计策略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现状。

体验设计师应该有商业思维吗?(图2)

突出品牌调性,强化用户感知

第一屏展示往往是我们所说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品牌或产品价值传递,根据公司的品牌调性和产品定位来确定。展示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用户和建立信任。比如阿里巴巴云和华为云,为了表达严谨专业的信息沟通,使用了黑暗的背景和强烈的科技感;为了拉近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感同身受,鹅同和美甲采用插画或动态视频。

酷家乐以高效的渲染工具为行业切入点,帮助商家实现设计、营销、管理一体化。因此,通过我们自己的产品制作的高质量渲染图片和设计工具的现实生活图片展示形式,可以更好地突出“所见即所得”的公司愿景,传达品牌价值,获得用户认可。

这也是我们想提高的设计目标,因为用户通过非品牌词(Kujiale)搜索进入的转化率不高。

根据页面数据和用户习惯,在前三个屏幕中突出显示关键内容

通过前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从第二屏到第三屏,页面滚动率损失了近80%,信息传递和用户吸引力不足,部分原因是目前的用户习惯,用户行为具有时效性和耐心。

2018年,尼尔森诺曼集团(尼尔森和诺曼共同创办的体验设计咨询公司)的Therese Fessen做了一个实验:2018年用户如何浏览网页?

用户大约80%的时间花在前三个屏幕上,其中第一个屏幕占一半以上(57%),前两个屏幕加起来占3/4(74%)。显然,如果重要信息在前三个屏幕中不够突出,被用户忽略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因此,我们降低了折叠横幅上方的高度,并调整了在第二个屏幕上显示痛点和在第三个屏幕上显示解决方案的结构。采用对比显示的表达方式,将用户的痛点直接与我们的解决方案结合在第二个屏幕上,使效果更加直观;也希望在前三个屏幕中揭示更有效的信息,增加吸引力,提供影响客户价值评估的信息,从而影响客户决策。

体验设计师应该有商业思维吗?(图3)

分割并优化用户路径的整体结构显示

借鉴腾讯疾控中心在某项目中的经验,将AIDAS与FABE模型相结合,对用户行为的目的和路径进行拆分,对页面结构进行重组,使其逻辑和视觉呈现更加清晰。

体验设计师应该有商业思维吗?(图4)

优化交互和设计细节

当然,这也是与业务目标密切相关的。与其他渠道相比,电话销售线索的质量和转化率最高。我们的目标是增加电话销售线索的数量。除了增加一个更显而易见的CTA按钮来引导用户,我们还可以通过“免费咨询电话”、“专家预约、提供专属解决方案”等文案细节来实现我们的设计目标、吸引用户、与用户建立信任、提高线索质量。

看前后最后的对比设计:修改后,数据自6月26日上线以来有明显改善。虽然目前验证时间段还很短,但只有滚动率比老版本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体验设计师应该有商业思维吗?(图5)

改版后(左),改版前(右)——交互设计:奈尔,视觉设计:柚子

华为出版的《以客户为中心》(Customer Centering)一书中,大量页面提到了LTC的概念,这意味着在整个业务合作过程中有十几个客户之旅,涉及许多不同的垂直部门。因此,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为核心导向的客户导向业务,需要跨部门合作和快速反应。

所以我理解“以用户为中心”只是一种手段。作为体验设计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将设计目标与产品目标和商业目标联系起来,帮助解决问题,实现设计的最大价值。

所以设计师从用户体验和商业思维的充分联系的角度来看待项目,会发现目标和方向会更清晰,自然更容易得到结果。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ffjianzhan.cn/xingyezixun/jhsj/7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ffjianzhan@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