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设计资讯 > 热门新闻

上海街头一司机差点窒息!祸根居然是后备箱里的一箱冷饮?

近日,正在上海街头开车的陈先生突感身体不适、喘不过气,幸好民警及时赶到将其送往医院急救,结果发现突发的不适竟是因为后备箱的一箱冷饮…
近日,上海闵行公安分局碧江路派出所接到市民周女士异地报警,称她丈夫张先生驾车时突感身体不适,快昏迷了。值班民警金闯和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沈恺毅同时赶到了张先生的停车地点,两人协助同步到场的120急救人员破窗后把张先生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急救。
上海街头一司机差点窒息!祸根居然是后备箱里的一箱冷饮?(图1)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原来,是因为张先生车辆后备箱里装了一箱冷饮,用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保温,因干冰挥发,他在密闭车厢里吸入了过量二氧化碳,导致身体不适。所幸救援及时,否则很可能发生缺氧窒息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上海街头一司机差点窒息!祸根居然是后备箱里的一箱冷饮?(图2)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为避免再发生此类情况,碧江路派出所民警专程来到张先生就职的某营运公司,请负责人,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确保营运过程中的安全。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干冰,比如海鲜和冰激凌等冷冻食品的保存。
2023年6月河南一辆厢式冷藏车违规载人,途中疑似因干冰泄漏,导致车内8人窒息身亡
2022年8月浙江一男子将干冰放入饮料中饮用导致胃部剧烈膨胀,险些丧命
2021年7月,上海一女子在家中使用干冰制作舞台特效,因操作不当导致二氧化碳中毒,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不警示着我们干冰并非“”,它的安全使用不容忽视
物流企业在运输干冰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包装安全、运输过程通风良好,并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食品企业在使用干冰进行保鲜时,应控制干冰的使用量并选择透气性良好的包装材料,避免二氧化碳过度聚集,应在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内含干冰”等警示语,提醒消费者注意安全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angyangzhi.cn/xingyezixun/sjwz/1343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ffjianzhan@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