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成瘾,女子爱掏耳朵 耳洞长出1.5cm“瘤”:健康警钟
掏耳朵成瘾,女子爱掏耳朵 耳洞长出1.5cm“瘤”:健康警钟
最近,一则新闻让人看了直呼“吓人”!一位女子因为平时特别喜欢掏耳朵,结果耳洞里竟然长出了一个1.5厘米的“瘤”。医生检查后发现,这其实是长期掏耳朵导致的耳道皮肤增生,形成了肿块。掏耳朵看似是个小习惯,没想到竟然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每天不自觉掏耳十余次的张女士,在小小的耳洞里面挖呀挖呀挖,指望清洁耳道环境,没想竟“挖出”了外耳道胆脂瘤。2月23日,医生巧妙取出了其耳内的胆脂瘤,其剧烈的耳朵闷痛得以缓解。
据悉,55岁的张女士平素颇讲卫生,不仅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还喜欢掏耳朵,棉签、耳扒、黏耳棒等挖耳装备随身携带,每天不自觉掏耳十余次。不时掏掏耳朵。后来她总觉右耳闷堵,就连听力也有所下降,张女士认为是耳朵没掏干净有脏东西堵塞。2月22日,再次掏耳后不适感变本加厉,右耳接听电话顿感听力显著下降不得不更换左耳,还伴随剧烈的闷痛感,眼看停止掏耳、充分休息后依然无济于事,次日,张女士赶紧来到附近的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五官科就医。

医生正为患者精心治疗。
完善细致的专科检查并细心追问患者的生活习性,接诊医师程婷初步诊断张女士是因长期耵聍栓塞导致外耳道胆脂瘤合并外耳道炎。
得知长了“瘤”,张女士震惊不已。
程婷耐心解释说,由于患者长期频繁掏耳、刺激耳道,破坏了耳道皮肤上皮的完整性、产生慢性充血,造成皮肤脱屑异常增多、继发外耳道狭窄,使得脱落物向外移行、排出受阻而堆积于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随着病程进展,大量脱落物进一步腐败、分解、变性,形成胆固醇结晶并和脱屑渐渐被上皮包裹成囊状团块,这才形成了外耳道胆脂瘤,压迫骨性外耳道、影响内耳平衡,出现闷塞感、听力下降以及耳痛等不适。
为尽快给患者的外耳道及周围骨质解压,避免病情加重,该科科主任李家荔指导程婷为患者进行了表麻后的右侧外耳道胆脂瘤取出处理,巧妙取出了患者右耳道内长达1.5厘米的硬质柱状的胆脂瘤。所幸取出及时,张女士的右侧鼓膜尚完整无充血。经紧急处置后,张女士耳道闷堵感消失、听力明显好转、耳痛显著缓解。医生们反复叮嘱她,恢复期间切忌再掏耳,一定要保持耳部干燥,同时口服消炎药预防感染并定期复诊。
结语:健康从细节开始掏耳朵看似小事,却可能引发大问题。未来,如何通过科学知识与健康意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是每个人需要关注的话题。健康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