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成长指导体验设计(一)设计分析
本文以用户成长模型为基础,探索体验式设计驱动成长的作用和方法,并与大家分享。
一、用户增长的背景和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用户增长的概念,因为依靠人口红利持续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目前,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着眼于用户的持续增长,获取新用户,抓住更多的老用户。
生长被提出后,被广泛推广。原因是它改变了野蛮的产品开发模式,提出了产品开发的核心目的,即用户增长。
成长的理念无疑给很多在黑暗中摸索的公司提供了一盏明灯,也让团队在战略方向、战略定制、方案策划、团队组织等方面有了一致的目标。
二、用户增长的基本模型
在《成长黑客》中,提出了AARRR的用户成长模型,将成长分为获取、互动、保留、实现和传播五个阶段。通过渐进引导,可以实现持续增长闭环。基于这个模型,设计师可以探索设计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中的作用
第三,设计在成长中的作用
在用户增长的驱动下,产品、运营和技术手段必须通过设计传达给用户。设计的内容组织、导向模式、视觉表现直接决定了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使用和感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时,成长团队由多个角色组成。设计师可以系统地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意见,帮助团队紧密关注用户。所以在成长团队中,设计师的作用也很重要。
第四,用户成长角度的设计分析
成长思维下,设计师要从用户的角度思考清楚成长各个阶段用户体验的目的,然后围绕目的分析产品、用户、设计、竞争产品、数据的现状和问题,最后专注于成长问题的发现。该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
定义增长五个阶段的体验目的;分析各阶段现状和问题点;找到本质问题和原因。1.定义体验的目的
定义成长体验的目的是基础工作,会让后续的设计分析更清晰,更有针对性。在实际项目中,由于产品类型不同,具体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设计师要根据产品类型做出判断。
比如工具类产品(Tik Tok,QQ音乐)的核心功能单一。在接触阶段,用户快速使用产品并了解使用中的价值是极其重要的。
服务产品(比如saas产品)通常由很多价值点聚合而成,所以用户需要先看到平台的整体价值,然后使用产品。如果一款saas产品直接引导用户使用,会让用户完全不知如何下手。
2.现状和问题收集
目的明确后,要分析现状与目的的差异,才能找出问题所在。收集现状是第一步,收集的内容很重要,直接影响问题的最终结论。
但大部分设计师收集的内容比较零散,缺乏重点和目标,难以下结论。
要避免这个问题,需要建立正确的收集方法:首先明确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然后定义核心数据指标,判断数据是否与预期数据不同,然后找出关键路径和页面分析差异的原因,最后参考竞争产品的解决方案。
产品目标:产品想要传达什么功能、内容、价值?用户目标:希望用户能够认知、使用什么?核心数据指标与预期差异:衡量的关键数据有哪些?数据是否达到预期?关键路径和页面的问题原因:用户的主要路径、主要页面是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竞品分析:竞品在实现目标时,采用了哪些方法3.找到本质原因
收集数据后,我们会发现许多分散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只是表面的。初级设计师看到这些问题,开始逐一解决。
对于高级体验设计师来说,必须分析零散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系找到背后的本质原因,最后根据本质原因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回顾,彻底解决产品问题。在找出本质原因时,可以采用金字塔思维的逻辑推导,包括演绎和分类。
(1)寻找直接原因的演绎方式
通过演绎的方式对结构式进行推导,可以找到某种情况的直接原因。
比如,我们发现一款留存率高的产品,在其设计中没有突出留存信息的特征(时间和周期),从而推断用户没有形成留存记忆,产品没有达到留存目的和回访体验目的,因此留存率会相对较低。所以这款产品留存率低的直接原因是留存信息在设计上没有突出表现。
(2)归纳推理的方法
通过对类似问题的总结,我们可以找到整个本质原因。比如,当我们发现平台价值的某些价值在接触阶段没有表达清楚,就可以断定平台整体的价值沟通可能存在问题。
得到结论后,不仅仅是个别强化一些价值点,而是把这些点整合成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感知。
通过设定每个成长阶段的体验目的,收集现状与期望的差异,最后通过逻辑思维找到本质原因,完成了成长的设计分析。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控制整个过程,在实际项目中,可以先构建一个成长分析图,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方法。
动词 (verb的缩写)设计分析中的注意事项
1.数据指标是立足点
数据可以聚焦目标,衡量效果,成为团队合作语言。设计师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把问题转化为可测量的数据。
数据是标准。成长模型最重要的基础是围绕数据展开,这是验证效果和不断优化的重要标准。
每个阶段都有核心数据指标。在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各个阶段的核心指标。确定核心指标后,有必要尽快拆解子指标,以便于我们后续的详细分析。
数据应该尽可能干净。一些数据指标往往受到多个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和分析中需要尽可能地去除复杂因素,以获得最准确的结论。例如,保留率可能会受到行业和运营活动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2.这个问题可能只有一个根本原因
分析完现状,会发现很多问题,按照金字塔思维方法逐步找到本质问题。其实很多实践发现,本质问题很少,大多数零散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原因造成的。这个本质原因是问题最有价值的结论。
3.产品分析应该贯穿所有阶段
基于成长的概念来分析产品,我们在分析某个产品、某个功能的设计问题时,不应该简单地分析当前的设计问题,而应该用一种成长的思维方式,在整个环节中考虑产品设计的五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产品完全实现可持续成长。
第一部分从成长的角度介绍设计分析方法,以帮助我们锁定本质问题。确定问题后,需要进行设计假设,推导出设计方案最终能否解决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大胆的假设,严密的推演和后续的进一步分析。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ffjianzhan.cn/xingyezixun/jhsj/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