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设计的四个步骤
本文围绕什么是场景设计,有哪些场景设计的实例,为什么以及场景设计的具体方法,对场景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加深你对场景设计的理解。
一、什么是场景设计
百度百科中“场景”的定义是:戏剧、电影中的场景,泛指场景。场景也指(1)感情和风景。(2)情况;风景。(3)环境:假设是这种情况。在戏剧或影视剧中,场景由人物、时间空、事件(行为)和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组成。
我把互联网上的“场景”分为两类:
一个是为实现用户目标而产生的场景。这种类型的场景需要阐明用户的目标,可能不需要涵盖用户如何实现目标。这种场景是指根据用户的精确需求为用户提供精确的服务,并为用户提供使用具有明确差异化服务的产品的动机。比如微博和微信,微信定位是熟人社交,微博是陌生人社交;
另一种是更细化的场景,需要清晰的用户操作流程。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类场景。
场景化设计是指在场景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用户的痛点和需求,结合前后场景预测用户目标,通过设计提高用户效率,给用户惊喜和感受。
场景元素包括:4W+1H,也就是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件,怎么样的环境,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在什么环境下。其中,Where包括线上和线下位置,线下指真实定位,可以通过手机塔数据(GPS)和Wifi连接获得;在线是指用户所在的具体页面。
比如某个用户(谁)早上上班,在地铁上看电子书(什么),地铁拥挤,不方便操作(怎么操作)。再比如用户(谁)中午在办公室(哪里)点外卖(什么),他饿了不知道吃什么(怎么吃)。五行就像公式,帮助我们全面快速地描述场景。
二、有哪些场景设计的例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场景设计,下面是一些基于上述场景五要素的例子:
人是一个变量
不同的用户看到不同的信息。
随着大数据和智能推荐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挖掘不同用户的偏好来生成用户画像,为每个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这样的产品大家都很熟悉,比如Tik Tok,淘宝,微博,今日头条。
时间是一个变量
时间不同,看到的信息也不同。
比如小米MIUI11的效率创新功能“智能出行”,在出行app上设置行程时,MIUI11会自动在负屏记录行程并同步日历,同时根据出行时间,在通知栏实时更新提示:
例如,当在谷歌地图应用程序中开始导航时,如果目的地在预计到达时间之前尚未打开,或者即将关闭/已经关闭,将会弹出提醒。
还有ANT FOREST的页面会根据用户的开启时间(昼夜模式)等而变化。,所有这些都充分考虑到了场景中时间的变化,让设计如此高效和暖心。
位置是一个变量
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信息。
例如,当用户从北京(哪里)定位到杭州(哪里)时,公众评论APP根据用户之前的场景和当前场景预测用户可能处于旅行状态,从而预测用户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杭州“吃、喝、玩”,因此主页和攻略页面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在目的地为用户推荐“吃、喝、玩”。
环境是一个变量
不同的环境看到不同的信息。例如,当设备环境发生变化时,Ios13中的备忘录页面会将“添加”按钮移动到右下角。为什么?因为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把按钮从右上角移到右下角更有利于用户单手操作。
再比如,在驾驶环境中,要保持注意力,避免或减少分心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所以基于驾驶环境,ios11推出了驾驶模式功能。当iphone连接到车内USB或蓝牙时,或者当iphone感应到人的移动速度时,iphone会自动进入驾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如果有人发短信,我们不会收到提示,对方会收到自动回复“我在开车,我稍后回复你”。同时iphone会添加一条短信提醒对方,只要回复关键词“急”,我们就可以立即收到他们的消息提示。
三、为什么要基于场景进行设计?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一定已经知道了基于场景的设计的好处。因为和用户的空是分开的,所以设计师无法感知用户在真实场景中使用产品的具体情况。
通过场景设计,分析和预测用户的使用场景,可以帮助设计者找到用户和场景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的功能和交互方式。
四、如何进行场景设计
它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1.根据用户的使用过程和行为路径,使用各种场景
根据用户的使用过程和行为路径,列出了场景。这里以飞行(手机购票)为例,列举飞行涉及的关键场景:
(1)乘客(谁)在导航页面(哪里)买票(什么),多找航班(怎么找)比较麻烦。
②乘客(谁)一大早(怎么)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机场(哪里)的路上,早上高峰时间遇到堵车,心里又急又烦(怎么)。
③旅客(谁)在机场(哪里)办理安检(什么)时,安检流程复杂,检出不符合登机要求的物品,让人心烦意乱。
④起飞前(何时),乘客(谁)在候机门(哪里)等候。有很多吵闹的人,没有座位,背上沉重的行李,时刻关注航班信息(如何)。
⑤起飞前40分钟(当),乘客(谁)拿着行李排队,向工作人员(什么)出示登机牌(纸质/电子)和身份证,工作人员(谁)站在入口处(哪里),开始检查每位乘客的登机牌和身份证(什么)。
⑥检票后(什么时候),乘客(谁)拿着身份证和登机牌,带着行李(怎么)坐汽车轮渡(什么),班车嘈杂拥挤(怎么)。
⑦下汽车轮渡时,乘客拿出登机牌,排队办理登机手续,携带行李登机,工作人员(谁)站在飞机前,开始检查每位乘客的登机牌。
⑧起飞前30分钟(时间),乘客(谁)登机(什么),背上行李在狭窄拥挤的通道(怎么)找座位(什么)。找到座位后,把沉重的行李放在头顶的架子上(什么)。放好行李后,坐在座位上(什么),系好安全带(什么),调整好座椅靠背(什么),等待飞机起飞(什么)。
⑨飞行过程中(当),气流导致飞机颠簸,乘客感到恐慌和不适(如何)。在飞行过程中,乘客通过看电影、看书和睡觉来打发时间。
⑩目的地(何时),乘客(谁)从高架上取下行李(什么)(如何),带着沉重的行李(如何)排队下飞机。此时,乘客不清楚目的地的天气等其他情况。
下飞机到达候机楼后,乘客发现自己的行李(什么)在一个陌生的有标志的机场(哪里)。带着行李很难找到出口(什么),也很难按照指示牌走(怎么走)。
通过对关键场景的详细描述,我们将无形的用户场景一个个像电影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帮助我们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或无法通过研究获得的细节,帮助我们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和需求,洞察设计机会。
2.根据现场挖掘机会
第一步完成场景枚举后,对流程涉及的场景有了深入的了解,下一步就是对场景进行判断分析,挖掘机会。
机会点挖掘有两个方向。一种是通过分析当前场景的痛点和需求来挖掘机会点,另一种是通过预先判断用户的下一步目标来寻找机会点。
(1)通过分析当前场景的痛点和需求挖掘机会
例1:在支付宝的“好友”界面,当用户输入某个数值时,输入框顶部会自动显示“转账人民币* * *给对方”按钮,用户可以点击该按钮完成转账。
这是因为经常有用户在发送输入值时误以为转账完成,导致很多尴尬。基于这个场景的痛点和需求,支付宝做了这个改进,贴心又好用。
例2: iOS系统在切换app操作时会对部分金融app进行虚拟化,以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这个设计细节也充分考虑了用户切换应用时的场景,解除了用户因公告场合被偷窥而泄露个人财富信息的担心。
另外,当我们用耳机听音乐或播放视频时,拔下耳机声音会自动停止,这样即使我们在安静的地方听音乐或看视频,耳机不小心掉下来也不会发出别扭的声音。这些都是在充分考虑用户当前使用场景后做出的贴心设计。
(2)通过预先判断用户的下一个目标找到机会点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分析用户当前场景来预测用户下一步的行为和目标,从而找到当前场景的契机点。
如何预测用户的下一个目标?有三种方法:
通过成组动作进行预期,如复制—粘贴,编辑—保存。通过用户认知流程预判,如,浏览时反向滑动→结束浏览/回到顶部;再比如谷歌翻译在发音时,第一遍是正常语速,第二遍语速变慢,第三遍又恢复到常速,是不是很贴心,很符合用户期望?通过产品使用流程进行预期,如订外卖—取外卖—评价。例1:在Google浏览器中,当我们打开多个浏览窗口时,通常需要逐个手动关闭选项卡。
Chrome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当用户关闭一个选项卡时,期望用户关闭下一个选项卡,所以当一个选项卡关闭时,相邻的选项卡会自动靠近,以确保关闭按钮始终位于鼠标的当前位置,这样用户就不需要移动鼠标来关闭下一个选项卡,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3.机会点转化为着陆设计
将机会点转化为具体设计时,有两个设计原则可以作为基础,即高效性和情感化。
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率:
(1)动作点提前,通过预测用户的下一个目标,在当前场景中显示用户的目标,从而缩短操作过程,达到高效的目标。比如淘宝首页的标签栏会根据每个用户的浏览记录来预测用户的目标,成千上万的人会单独展示出来,从而缩短了用户寻找商品的路径,提高了购买商品的效率。
②动作点替换,以淘宝为例,淘宝底部第一个导航。当用户将商品流滑动到主页下方时,按钮从主页变为顶部。
③与动作点相关的提示,即根据用户当前目标或下一个目标给出相关提示。比如支付宝好友页面上滑,会出现“找人转账”的提示,点击进入好友列表的纯模式(去掉了服务通知等无用转账的列表),提高了用户的搜索效率。
再比如网易邮箱。当邮件中提到附件,但附件未上传时,点击发送后,系统弹出如下提示,解决了用户经常忘记添加附件的问题。
④突出动作点,根据用户当前目标或下一个目标突出关键按钮,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关键操作,吸引用户点击,降低用户思考成本,提高效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淘宝的产品详情页用红色突出了购买按钮。
⑤直接执行,根据用户当前目标或下一个目标。比如光线暗了,手电筒会自动打开,提高了扫地的效率。
6.情绪的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设计》中提到了三个层次的设计,即:本能设计、行为设计、反思设计。情感设计可以感动人,可以传递感情,可以回忆回忆,可以给人惊喜。情感设计有助于建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纽带,增强用户的品牌意识,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
情感化设计的步骤是:提炼影响产品的情感指标→关注用户对产品的情感需求→制作设计方案→验证设计价值(来自Zhihu Ant Financial Experience技术部周吉亚分享)。
例1:在Google表单中每一行的开头输入五个“Pride”字母后,表单就会变成彩虹样式
例2:网易云音乐会在用户生日当天变成“生日快乐”的蛋糕风格。点击音乐列表,第一首歌是生日歌,让人感觉很温暖。
4.设计检查
最后一步是验证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能否帮助用户缩短操作流程?降低用户思考的成本?帮助用户高效完成任务?能不能打动用户,给用户带来惊喜和温暖?通过上线后的可用性测试和数据反馈,帮助我们更好地优化设计方案。
最后
文章很长,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1.什么是场景设计?
场景五要素:4W+1H,即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件,怎样的环境,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东西,什么环境。
二、场景设计有哪些例子?
三、为什么要设计场景?
4.场景怎么设计?
根据使用流程和行为路径穷尽场景根据场景挖掘设计机会点将机会点转化为落地的设计方案设计检验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文章很长。希望大家耐心消化。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帮助。
本文由设计学习网整理发布,不代表设计学习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angyangzhi.cn/xingyezixun/jhsj/743.html